國內機械制造企業加速布局海外市場
瀏覽量:100
發布時間:2022-04-28
發布來源:本站
在全球化浪潮中,中國制造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正在穩步提升。在市場、政策、產業等多方因素的驅動下,中國制造業企業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,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。
首先,中國制造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,對外投資穩健增長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23年,中國制造業營業收入達115.3萬億元,同比增長1.3%,利潤總額達到5.7萬億元,整體保持穩定增長態勢。此外,商務部數據顯示,2018年至2022年的五年間,中國制造業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9.2%,反映出中國企業在全球制造業領域的投資正在持續擴張。
張慶杰認為:“憑借改革開放的長期積累,中國制造業已經從勞動密集型向高附加值的先進制造業轉型,不斷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,并在多個產業和領域展現出強勁的國際競爭力。作為世界最大的制造業產品生產國,中國擁有完善的產業鏈、豐富的產品種類、充足的生產能力和顯著的國際競爭力,這些都為制造業的海外擴張提供了堅實的基礎。”
2023年6月,就有消息稱,有中東資本接觸我國部分光伏頭部企業,希望將光伏、儲能、氫能等產業引入中東。
前述光伏電池企業負責人稱,目前看來,如果停留在產品行銷全球的階段,顯然是不行的,必須要從產能、研發、管理等層面,謀篇布局全球化。
“今年我們也與歐洲接觸過,收到明確反饋是需要‘資金+產業’落地。”某參與法蘭克福光伏展的企業負責人透露,需要在當地建廠,但人工、政策都是未知因素,極少數企業愿意試水。
“當前,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,中國光伏全面出海成為必然。去年全球光伏吉瓦級市場國家達到32個,今明兩年將沿著‘’一帶一路’拓展到50多個。中國光伏從取道東南亞的‘曲線出海’向全面出海轉變,從單一的技術、產品出海,向包括設備、原材料等在內的產業鏈抱團出海轉變。”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在2024SNEC論壇環節公開表示,三到五年內中國光伏行業將完成第一階段的全產業鏈出海,面向美國、歐洲、東南亞、印度、中東、北非、南美等全球重點區域,汲取第一階段的出海經驗教訓,合理利用WTO規則,建立全球化運營新優勢。